14家国产MCU前三季业绩大PK,谁开始好起来了?

2024-11-26 15:12:45

Author:芯世相

Views:660

今年我国半导体市场相比去年有所回暖,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持续向好。据研究机构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31日,A股有218家半导体公司披露了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有72.48%公司营收出现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方面,有162家A股半导体公司实现盈利,其中有4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100%。


本土MCU企业的表现整体也有向好迹象,芯世相统计了14家(不完全统计)本土上市MCU企业的今年前三季度财报情况,供大家参考。(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01、哪些厂商在增长哪些还有压力?



14家本土上市MCU企业前三季度业绩情况,来源:各公司财报、wind,芯片超人整理


前三季度,14家有11家营收同比增长,其中7家增长超20%,反映出市场向好的迹象。


前三季度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规模,兆易创新都是第一,以56.5亿元的营收和8.32亿元的净利润远超其他厂商,营收同比增长28.56%,净利润同比增长91.87%,不愧是国产MCU龙头企业。


营收同比增长最多的是芯海科技,受益于市场回暖销售增长,同比增长81.2%。次高是普冉股份和峰岹科技,分别同比增长78.13%和53.72%。


普冉以Flash和EEPROM产品为主,普冉表示,MCU领域仍然处于产品线和市场拓展阶段,预计产品线和客户线的扩展能够支撑该业务的高增速。去年普冉堪称国产MCU“卷王”,靠极致低价实现营收117%的逆势猛增;峰岹科技前三季度各下游应用领域均有不同幅度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白色家电、工业和汽车等新兴应用领域持续放量,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86.27%。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最多的是中微半导,大幅度由负转正,中微半导表示,伴随半导体市场行情逐步复苏,公司出货量大幅增加,库存水位降低,产品成本降低,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毛利率回升等因素,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由负转正;此外还有三家净利润增长超过100%,普冉、乐鑫、极海微分别达到321%,188%,127.65%。


总体来看,消费类电子对行业的推动作用较为显著。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消费电子板块94家上市公司中,上半年实现正向盈利的企业达到70家,占比高达80.45%;其中,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有55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芯片库存方面,整体去库存比较顺利。前三季度,多家企业实现现金流增长,提及现金流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销售收入增加,以及回款和降本增效等。


兆易创新表示,经历2023年市场需求低迷和库存逐步去化后,2024年上半年消费、网通市场出现需求回暖,第三季度工业、存储与计算市场库存有效去化。


芯海科技对于“增收不增利”的解释与备货有关,其表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额 12,245.39 万元,主要系本年度市场回暖销售增长,增加存货备货采购所致。本报告期芯海科技存货明显上升,存货同比增幅达40.86%。


少数企业库存水位还未恢复正常,比如中颖电子在三季报表示库存未降,采购多于销售,销售偏弱是主因。


据芯查查统计,上半年23家国内上市MCU企业中,在存货方面,有13家库存增加,10家库存下降。一些库存增加的企业,同时存在为应对市场需求而扩大备货的情况,比如芯海科技、普冉股份等。


此外,部分厂商凭借特殊应用和定位,在整体业绩或者部分业务上实现了可观增长。


Wi-Fi MCU厂商乐鑫,前三季度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智能家居与消费电子,预计今年该领域增速为30-35%。其余领域物联网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能源管理、工具设备、大健康等领域业务均呈现高增长。


电源管理和控制驱动芯片厂商晶丰明源,在2023年收购了凌鸥创芯38.87%股权后,补齐MCU产品线与公司AC/DC电源芯片产品形成组合方案,后者纳入合并报表开始贡献业绩。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电机控制驱动芯片实现销售收入1.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8.77%。


拥有存储器工艺优势的普冉股份,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益于IOT、可穿戴设备、手机、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的景气度回暖,公司主营产品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出货量同比实现较大幅度提升。


不过,这14家MCU企业的净利润总体也反映出一定的压力。从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减来看,本土MCU企业仍然承压,有7家同比增长,7家同比下滑,其中仍有5家净利润亏损,净利润亏损的芯海、国芯、恒烁、晶丰明源,净利润同比为负增长。


02、内卷的MCU,业绩压力尚存

今年国产MCU厂商业绩普遍有好转,而去年前三季度,国内MCU行业整体业绩承压,多数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不少净利润亏损,库存水平偏高。


喜忧参半的是,今年延续了去年的内卷,并在杀价方面达到极致,不少品牌的MCU低至白菜价的两三毛,市场竞争白热化。市场内卷严重,大家纷纷采取低价策略夺取市场份额,进而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跟不上销售额的增长。


正如前文提及的多家企业净利润亏损,中颖电子、复旦微电、国芯科技、钜泉科技等在近期的财报中均表达了竞争激烈带来的业绩压力,包括研发费用的增加,也是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颖电子指出价格承压,今年上半年,受到市场竞争激烈影响,产品售价承压,毛利率下降至34.44%。


复旦微电表示毛利率受到价格下降影响。今年以来,公司各产品线所面对的存量市场竞争激烈,为巩固和拓展市场份额,公司调整了部分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量有所提升。受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和产品结构调整影响,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下降,营业收入同比小幅减少。同时,公司持续进行产品和技术迭代,并加强基于多元化供方的研发,使得研发费用同比有所增加。


国芯科技价格承压,亏损扩大,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22.23%。虽然其营收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研发投入的加大、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产品毛利率的波动,公司净利润出现持续亏损,且亏损额有所扩大。上半年,公司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及负极材料销售量均同比大幅增长,在价格承压的情况下公司营业收入仍然实现同比增长。


钜泉科技在财报中对于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的解释是,产品销售数量增长,但由于产品售价下降和产品结构变化,使得整体毛利率下降毛利额减少。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2.81%,占营业收入的29.82%,环比增长5.57个百分点,费用增加等综合因素导致归母净利润下滑。


从平均售价来看,根据Yole,MCU的价格难以大涨,会逐渐趋于稳定甚至下滑。


Yole数据显示,过去几年,疫情导致MCU平均销售价格 (ASP) 大幅上涨,而在中国大陆出现了价格战,虽然有助于扭转ASP飙升的局面,但价格可能不会降至疫情前的水平。随着新兴供应商价格战、通货膨胀和产品替代的影响下,MCU的ASP会逐渐稳定,未来几年可能低至0.88美元,到2029年将在0.90美元左右波动。


具体的例子如峰岹科技,其产品在BLDC电机驱动控制专用芯片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近些年的营业收入高增速主要由销量驱动。2018-2022年公司两大主力产品电机主控MCU、驱动芯片HVIC的销量CAGR分别为:57.2%、12.1%。不过,两者ASP近年来呈现逐年走低的态势,其中电机主控MCU的ASP从2018年的3.69元/颗,降至2022年的3.22元/颗,驱动芯片HVIC的ASP从2018年的0.53元/颗降至2022年的0.45元/颗,可见公司产品组合价值量在变低。


从毛利率方面来看,前三季度,14家本土MCU厂商的毛利率总体有所提升,但可能很难追上2021-2022年的高水位毛利率了。


兆易创新2023年MCU营收13.17亿元,同比2022年的28.29亿元大幅下降了53.46%,其2021年-2023年MCU毛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66.36%,大幅下降到了2023年的43.1%;国民技术的芯片类产品营收从2021年的5.89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4.17亿元,芯片类产品毛利率从2021年的59.36%,大幅下降到了2023年的28.21%;中颖电子今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2.25%,为33.82%。


经营活动现金流方面,前三季度多数厂商都在1亿元-2亿元,少数前三季现金流为负,如芯海科技、普冉股份、恒烁股份,芯海的解释是“本年度市场回暖销售增长,增加存货备货采购”,有的由负转正,如国芯科技,收到的货款同比大幅增长。大家手上的现金都不太多,除了现金流高达18.56亿元的兆易创新,可以说是碾压了。


03、MCU现货市场,好转了吗?

在MCU行业,国产厂商受益于消费类电子需求复苏,业绩增长明显,海外厂商则不同,受到欧洲等市场影响,业绩表现多处于下滑阶段。


在芯片现货市场上,国产MCU目前在中低端领域全面替代海外品牌,不过整体仍然受制于价格内卷和激烈的竞争,加之整体芯片需求的回暖势头尚显微弱,产品售价长时间承压,单价从几元打到几毛、几分钱,更多是以价换量,薄利多销。


国内某头部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近期也表示“增收不增利”,其在半年报中表示,2024年上半年,电子元器件行业持续一年多的库存去化进入尾声,供需结构在经历过去几年的严重失衡后慢慢趋于平衡,各类电子元器件的价格总体趋稳,但受限于需求端没有明显改善(部分应用领域的需求有所回暖),行业景气度处于从底部区域缓慢回升的阶段。


对于现货市场来说,增长就没有上游芯片原厂那么显著了,也无法从自身业务中普遍看到好转,未来仍需关注需求端如何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慕尼黑电子展之后,芯片超人创始人&CEO花姐与谊信微合伙人Alan将一起开展《“足不出户”开发慕尼黑电子展客户/渠道》外贸进阶课,分享慕尼黑电子展开发海外客户实战案例,如何在展会后高效开发客户/渠道,同时,我们会准备于现场收集的企业名片进行免费赠送。详情可参看文末海报。


资料来源:


[1]中国芯上市公司排行榜营收及增幅、归母净利润及增幅,集微网


[2]国产MCU厂商半年报分析:业绩全面向好,但价格战压力犹在,电子发烧友网


[3]2023年MCU⾏业市场报告,Supplyframe四⽅维


[4]兆易创新2024年三季报深度解读,碧湾APP半导体研究

Copyright Notice: This article is reproduc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e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this website. The article and its accompanying images are for engineers' learning purposes only.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or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for deletion.

Hot News

Selected Recomme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