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高通联发科齐发牌,国产旗舰机涨价上桌

2024-11-26 15:10:59

Author:方文三

Views:671

在这一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以及AI技术不断升级的推动下,手机制造商与芯片制造商之间自然形成了一种价格上的相互适应。


国产旗舰机纷纷发布个个涨价

在秋季集中推出的国产手机品牌旗舰机型,不约而同地普遍提升了价格,纷纷突破了5000元的门槛,这标志着国产手机低价竞争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


今年,联发科技的全新旗舰芯片天玑9400首次搭载于10月14日发布的vivo X200系列及Pro型号;


同样搭载该芯片的OPPO Find X8系列及Pro型号手机于10月24日发布。


高通阵营则在10月22日骁龙8至尊版发布会之后,迅速展开了新品发布的密集节奏。


仅一周后的10月29日,小米15系列及Pro型号正式宣布搭载骁龙8至尊版亮相。


在接下来的六天内,iQOO、荣耀、一加、真我依次亮相。


在这些品牌中,除了iQOO,其他品牌均出现了价格上涨的情况。


采用联发科技新品的vivo X200系列及Pro型号的起始售价相较于前代产品提升了300元;OPPO Find X8的起始售价也提升了200元,而Pro型号的售价与前代持平。


在高通芯片阵营中,小米15系列的起始售价相较于前代产品上涨了最高额,直接增加了500元,达到4499元;小米15 Pro则上涨了300元。


其他搭载高通芯片的厂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例如荣耀Magic 7相较于前代产品起始售价上涨了100元,但Pro系列保持了原定价格。


一加13相较于前代产品上涨了200元。


真我则跳过了GT6 Pro系列,直接发布了起售价为3599元的真我GT7 Pro,相较于GT 5 Pro也上涨了200元。


内存及处理器涨价,导致成本增加

无论是骁龙8至尊版还是天玑9400,均采用台积电3nm工艺制造,后者定价较高,导致处理器成本相应增加。


这一变动直接导致了联发科天玑9400芯片的单颗成本相较于前一代产品天玑9300增加了20%,而高通骁龙8至尊版的单颗成本达到了180美元,涨幅达到了15%。


天风国际的分析师郭明錤指出,骁龙8至尊版的单价比8 Gen3上涨了15%,定价约为18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80元,几乎占据了高端智能手机售价的四分之一以上。


与此同时,作为智能手机中RAM和核心处理器的NAND Flash等存储芯片,在2024年也进入了价格上涨的周期,这一趋势同样影响到整个手机产业链。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DRAM合约价格预计上涨13%至18%,而NAND Flash合约价格预计上涨约15%至20%。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NAND闪存和SSD固态硬盘的价格均有所上涨,最高涨幅接近30%。


除了处理器芯片价格上涨外,内存价格经过一年的持续上涨已达到顶峰,因此大容量内存版本的手机价格涨幅更为显著。


由于存储原厂为了调整库存而减少生产,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至2024年第一季度内存价格累计涨幅将超过50%。


同时,处理器价格的上涨是由于引入了生成式AI功能,导致晶圆面积增大,价格上调幅度介于10%至20%之间。


此外,相较于联发科的天玑9400,骁龙8 Gen4放弃了ARM公版架构方案,转而采用高通自主研发的Nuvia Phoenix架构。


与ARM公版架构相比,高通的Nuvia Phoenix架构在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但相应的生产成本也有所上升。


去年年中,台湾媒体《电子时报》报道称,自2024年1月起,台积电计划将先进制程的价格上调3%-6%。


台积电已与苹果、联发科、AMD、英伟达、高通和博通等多家客户进行了沟通。


芯片制造成本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通骁龙8至尊版、天玑9400等芯片价格的提升,手机制造商为了保持与以往产品相似的利润空间,自然会选择提高售价。


上游芯片上涨持续,终端价格不会下降

未来的芯片价格预计还将继续上涨。根据最新的市场分析和预测,不出意外,全球领先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已经在计划新一轮的价格上涨。


据最新消息显示,到2025年,台积电的5nm、4nm、3nm制程的代工报价涨幅将超过先前预估的约4%。


这一消息无疑将对整个半导体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针对高性能计算(HPC)产品相关客户的订单定价预计将在2025年提高8%至10%,而移动通信客户的定价也将提高6%。


这一价格调整显然是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


尽管价格上涨,消费者对于高端旗舰手机的热忱可能并未减退,前提是产品能够提供足够的吸引力。


然而,芯片价格的上涨无疑将对手机制造商的利润空间产生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手机制造商可能需要在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方面下更多功夫,以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同时,消费者也可能会面临更高的购买成本,这将考验他们对高端旗舰手机的忠诚度和购买力。


厂商争夺AI主导权,激发更新换代潮

据Canalys预测,到2024年,搭载AI功能的手机将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6%。


从2023年至2028年,AI手机的出货量预计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63%的速度增长。


与此同时,为手机提供关键AI处理能力的芯片,随着技术进步,其价格亦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除了AI芯片对更高性能的需求导致技术进步外,芯片的生产成本亦随之增加。


在AI与操作系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随着新一代旗舰手机的陆续推出,手机内置的AI技术也实现了显著的升级。


从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到vivo的PhoneGPT、OPPO的AIOS、华为的系统级小艺智能体、荣耀的YOYO智能体。


可以看出,主要手机制造商似乎不约而同地强调了AI Agent智能体以及AI与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概念。


AI技术似乎已经从应用层面的智能化转向了系统层面的智能化新阶段。


第二阶段的AI手机将引入以AI智能体形式呈现的新功能,即手机通过内置的本地化端侧模型,真正实现与用户下载第三方AI应用程序功能的差异化。


短期内,AI对手机销量的拉动作用可能不会特别明显,但从长远来看,AI对整体销量的提升将是有益的。


结尾:

尽管众多用户尚未充分体验到AI手机的独特魅力,也未能察觉到手机供应链成本上升的影响,但国产手机价格上涨的趋势似乎已成定局。


未来电子元件价格的波动将保持动态变化,手机整体成本的未来走势是否会持续下降,将取决于市场供应状况。


归根结底,手机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较量,价格竞争力同样重要。


日益昂贵的旗舰手机正促使消费者重新考虑他们的购买选择。


手机行业的格局与竞争规则,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部分资料参考:


豹变:《高端机涨价背后:谁在推动?谁来买单?》,电厂:《纷纷涨价的国产旗舰机,不愿错失久违的换机潮》,锌刻度:《国产手机,买不起了》,经济观察报:《国产旗舰手机价格齐涨背后》,科技新知:《手机集体涨价,走不出价格战怪圈》,黑马公社:《华为Mate70也要涨价?国产机买不起了?》,财经天下WEEKLY:《国产手机,跟3000元说再见》,满天芯:《芯片元器件成本飙升!国产手机集体涨价》,钛度实验室:《安卓手机集体“涨价之谜”》,蓝鲸TMT:《谁在主导安卓手机集体涨价》,PConline太平洋科技:《逆天了!国产新机内卷大战,卷到最后变集体涨价?》


Copyright Notice: This article is reproduc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e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this website. The article and its accompanying images are for engineers' learning purposes only.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or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for deletion.

Hot News

Selected Recommendations